鐵氟龍涂料(聚四氟乙烯涂料)的施工工藝直接影響涂層的附著力、均勻性和性能穩定性,需結合基材特性和使用場景選擇合適方法,并嚴格控制每一步流程。
?
一、基材預處理:確保涂層附著力的基礎
基材表面的清潔度、粗糙度直接決定涂層是否會脫落,是施工的核心環節:
除油處理
目的:去除表面油脂、油污(如加工殘留的潤滑油、指紋等),避免涂層與基材間形成隔離層。
方法:
溶劑清洗:用酒精、丙酮、三氯乙烯等擦拭或浸泡;
堿性清洗:用熱堿液(如氫氧化鈉溶液)浸泡,再用清水沖洗;
超聲波清洗:適合復雜形狀零件,通過高頻振動剝離油污。
除銹與去氧化層
目的:去除金屬基材表面的銹跡、氧化皮(如鋼鐵的鐵銹、鋁合金的氧化膜),避免涂層下繼續腐蝕。
方法:
酸洗:用鹽酸、硫酸等溶液浸泡(鋼鐵件),或用硝酸(鋁合金件),后用清水中和;
噴砂 / 拋丸:通過高速砂粒(如石英砂、鋼丸)沖擊表面,既能除銹又能粗化,適合大面積或高強度基材。
粗化處理
目的:增加基材表面粗糙度(形成微小凹凸),通過 “機械咬合力” 提升涂層附著力。
方法:
噴砂:根據基材選擇砂粒粗細(如鋼鐵用 80-120 目,鋁合金用 120-180 目,避免過度損傷);
打磨:用砂紙(80-180 目)手工或機械打磨,適合小面積或精細零件;
化學蝕刻:對特定基材(如鈦合金)用專用蝕刻液處理,形成微觀多孔結構。
二、涂覆工藝:根據形狀和需求選擇方式
鐵氟龍涂料需通過涂覆使樹脂均勻覆蓋基材表面,常用方法如下:
噴涂法
適用場景:大面積、平面或簡單曲面(如烤盤、管道外壁),效率高、易控制厚度。
工具:空氣噴涂槍(普通噴槍)或高壓無氣噴槍(適合高粘度涂料),需調節氣壓(0.3-0.5MPa)和噴嘴大小(1.0-2.0mm)。
要點:
涂層厚度:單次噴涂約 10-30μm,如需厚涂層(如 50-100μm)需多次噴涂(每次需前一層半干后再涂);
均勻性:保持噴槍與基材距離(15-25cm),勻速移動,避免局部堆積或漏噴。
浸涂法
適用場景:形狀復雜、有深孔或凹槽的零件(如螺栓、小型模具),能確保涂層覆蓋所有表面。
方法:將基材完全浸入涂料中,緩慢取出,通過重力滴落去除多余涂料,控制瀝干時間調節厚度。
要點:
涂料粘度:需適中(過高易堆積,過低易過薄),可通過溶劑調節;
避免氣泡:浸涂前需確保涂料無氣泡(可靜置脫泡),取出時速度均勻,防止帶入空氣。
刷涂法
適用場景:小面積修補、局部涂層或形狀不規則的小件,操作簡單但效率低。
工具:軟毛刷(如羊毛刷),避免硬毛劃傷未干涂層。
要點:沿同一方向涂刷,避免來回刷導致涂層不均或產生刷痕。
其他特殊方法
電泳涂覆:適合導電基材,通過電場使涂料顆粒定向沉積,涂層均勻性極高(多用于精密電子部件);
流化床涂覆:將粉末狀鐵氟龍涂料加熱流化,使預熱的基材表面吸附粉末(適合厚涂層需求)。
三、固化(燒結):讓涂層形成穩定結構
鐵氟龍涂料中的樹脂需通過高溫燒結熔融,形成連續、致密的涂層,是決定性能的關鍵步驟:
預熱(可選)
對大型或厚壁基材,可先預熱至 60-100℃,減少后續升溫時的溫差應力,避免涂層開裂。
燒結溫度與時間
核心參數:根據樹脂類型調整(不同氟樹脂耐高溫性不同):
PTFE(聚四氟乙烯):燒結溫度380-400℃,保溫 10-30 分鐘(厚度越厚,保溫時間越長);
FEP(聚全氟乙丙烯):燒結溫度260-280℃,保溫 5-15 分鐘;
PFA(全氟烷氧基樹脂):燒結溫度360-380℃,保溫 10-20 分鐘。
升溫速率:需緩慢升溫(如 5-10℃/ 分鐘),避免涂層內溶劑或空氣快速膨脹導致起泡、針孔。
冷卻處理
燒結后需自然冷卻至室溫,避免驟冷(如用水冷),防止基材與涂層因收縮率不同產生開裂或脫落。